人类总有一股无法抵挡的冲动,去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记录。我们在体能和心理上,还能向前走多远,才能抵达我们的最终极限?下面让我们去一一探究。
去年,短跑名将博尔特让体育迷们看得目瞪口呆,他再一次刷新自己100米短跑的前世界纪录,成绩提高0.11秒。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人类的速度极限到底是多少?
出于好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马克·丹尼决定对这样的一个问题一探究竟。他对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各种田径比赛记录(包括赛狗和赛马的成绩)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许多赛事成绩的提高都有类似的轨迹:先稳步提高,然后停留在一个稳定区域。例如,参加肯塔基德比马赛的马匹到1949年就抵达速度的巅峰,从那以后,即使成绩有提高也是微不足道,而且越来越罕见。
人类运动员似乎也遵循这样的轨迹。女子100米成绩在1977年接近巅峰;男子短跑成绩还在提高的过程中。丹尼表示,从他建立的其它赛事模型来判断,这中趋势很快将达到极限。他预测9.48秒将是男子百米成绩的极限,这比博尔特创造的新纪录仅差0.1秒。丹尼说表示,“如果博尔特保持自己的发展势头,很快就会抵达这个极限。”
是什么束缚了人类速度的提高?据丹尼估计,原因很简单,就是运动员的力量与体重的比率。一旦超出某个平衡点,更强健肌肉和更长四肢的优势就会被提升更大负荷需要更加多能量消耗所抵消。
我们大多数人都面对过这样的挑战: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论文、在办公的地方加班处理危机到深夜或者长途驱车赶往某个目的地。那么,在大脑需要休息之前,我们在心理上究竟能坚持多久?
对于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到自己工作中去的职业,如卡车司机、电厂操作员或飞行员,12小时是个极限。不过,对于医生来说,进行复杂的外科手术可以比这一极限多几个小时,虽然时间最长的手术往往由不止一个团队来共同承担。
在2004年以前,上周末班的英国医生常常要从周五早晨一直工作到下星期一晚上。在总共80个小时的过程中,他们充其量能小睡几个小时,最糟糕的时候,甚至没时间去合眼。据英国剑桥市艾登布鲁克斯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海伦·费尔南德斯回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专注程度会跟着下降。于是工作效率会慢慢的低,做决策所耗费的时间会更长,失误也开始增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系统专学家戴维·丁格斯说:“人的警觉度是对疲劳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
有些工作需要从业者有高度的警觉性,丁格斯的研究团队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研究。随着他们的反应变得迟钝,大脑某些部位的活动开始减少。丁格斯发现,能够准确的通过受试者右额叶顶血管里的血流量,预测他们在测试中的表现。
我们是通过惨痛的教训才确切地了解到,人在突然陷于真空状态下能坚持多长时间。1971年,苏联联盟11号飞船的一个阀门出现故障,飞船突然减压,造成3名宇航员遇难。当时飞船位于168公里的高空,正准备重返地球大气层。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联盟11号飞船内的压力突然下降至零,一直到进入大气层,这一过程延续了11分40秒。宇航员因为缺氧,在30至40秒钟内变生命停止。美国宇航局前航天飞机乘员保健医生乔纳森·克拉克介绍说:“把氧气送入大脑,需要氧气和空气压力的通力合作。”
不过,如果身陷真空环境的时间更短,还是有可能北抢救过来。1966年,美国宇航局的一名技术人员正在真空室测试太空服,突然,室内气压降至3.65万米高空时的水平。他立刻在12至15秒内失去知觉。事后,他能回忆起的最近一件事是,舌面上的唾液被汽化。这是因为水在低气压条件下会被蒸发。幸好27秒钟之后,真空室的气压重新再回到相当于4200米高空的水平,这位技术员才恢复了知觉。他的脸色虽然还显苍白,但健康并没什么大碍。
当身体外面的气压降低之后,血液中会出现气泡,数分钟内变会殃及肺部。由于氮已经从血液中溶出,数小时内神经系统变会遭到损害。气压的骤然下降对人体的伤害是致命的:被困在肺部的空气将在几秒钟内发生爆炸。不过,据克拉克介绍,如果以更平缓的方式进入接近于真空的状态,而且身边有紧急医疗团队的护航,坚持一分钟还是有获救的可能。
环球app下载安装生产耐腐蚀泵,耐腐蚀真空泵,玻璃钢真空泵,厂家供应,型号齐全,耐腐蚀范围广、无衬层不脱落、节能效率高、运行可靠、环保节水、 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